首页 > 牙齿 > 经验 > 牙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牙齿跟骨架的大小有关系吗

牙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牙齿跟骨架的大小有关系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4-11-16 00:13:29 编辑:大牙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牙齿跟骨架的大小有关系吗

牙齿和骨架的关系没有听说过。牙齿生长与骨骼有关系
没关系的,小矮个也能长个大暴牙!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牙齿的大小与骨架有一定的比例。一般是牙根的长短。姚明的牙齿肯定比潘长江的大。

牙齿跟骨架的大小有关系吗

2,牙齿的多少决定啥

一般健康成年人的牙齿数量在28~32颗,其中的每人28颗牙是不可少的,另外四颗是智齿,不是每个人都会长智齿,有的人的智齿可能会终生不长。智齿是每一面的第8颗牙齿也就是最后面的牙齿。在临床上牙齿分为三部分,牙冠、牙根和牙龈。上下牙看得见的白色部分叫牙冠,牙冠由牙釉质覆盖;由牙骨质覆盖的是牙根,牙根是在牙槽窝内的部分;牙龈,牙龈是指牙根和牙冠交界的部分。虽然有的人可能有多于28颗的牙齿,但能起到作用的牙齿是28颗,即不包括智齿。很多成人的一生都不会长智齿,所以他们的牙齿数量是28颗,而有的成人会长出1~4颗智齿,所以说一般成人牙齿的数量应该在28颗~32颗之间。

牙齿的多少决定啥

3,牙齿发育与营养有什么关系

子的牙齿发育因个体差异会有较大的不同。牙齿生长与骨骼有一定关系,但因胚胎来源不完全相同,牙齿与骨骼的生长不完全平行。出生时乳牙已骨化,乳牙牙孢隐藏在颌骨中,被牙龈覆盖;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18—24个月时第三恒臼齿已骨化。人一生有乳牙(20个)和恒牙(32个)两副牙齿。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后未萌出者为出乳牙萌出延迟。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为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约于2.5岁时乳牙出齐。乳牙萌出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与遗传、内分泌、食物性状有关。 6岁左右萌出第一颗恒牙(第一恒磨牙,在第二乳磨牙之后);6一12岁阶段乳牙逐个被同位恒牙替换,其中第1、2双尖牙代替第1、2乳磨牙,此期为混合牙列期;12岁萌出第二恒磨牙;17—18岁萌出第三恒磨牙(智齿),也有终生第三恒磨牙不萌出者。 出牙为生理现象,出牙时个别婴儿可有低热,唾液增多、发生流涎及睡眠不安、烦躁等症状。健康的牙齿生长与蛋白质、钙、磷、氟、维生素C、D等营养素和甲状腺激素有关。食物的咀嚼有利于牙齿生长。牙齿生长异常时可见外胚层生长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 补充:你都20岁了,你到儿科百度来做什么?你已发育停止了,到口腔科就诊就是了,口腔科的医生会给你一个好的建议的。你怎么没大没小呢??
当然有了 如果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牙骨坚固的

牙齿发育与营养有什么关系

4,牙根的形态和大小是由什么组织决定的

牙齿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4部分组成。(1)牙本质(Dentin):构成牙的主体,包绕着牙髓腔。牙本质主要由牙本质小管(dentinal tubule)与间质构成。牙本质小管从牙髓腔面向周围呈放射状走行,愈向周边愈细,且有分支吻合。牙本质的内表面有一层成牙质细胞(odontoblast)。其突起伸入牙本质小管,称牙本质纤维(dentinal fiber)。牙本质小管之间为间质。牙本质由胶原纤维与钙化的基质构成,其化学成分与骨质相似,但无机成分约占80%,主要为羟磷灰石,含磷酸钙等,故较骨质坚硬。有机成分由成牙质细胞产生,主要是。牙本质周边部有一些钙化不全的部分,在牙磨片中呈现为不规则的球间隙(牙冠部),或斑点状的颗粒层(牙根部)。牙本质的部分,在牙磨片中呈现为不规则的球间隙(牙冠部),或斑点状的颗粒层(牙根部)。牙本质对冷、痛、触觉刺激较敏感,成牙质细胞的突起可能有感受作用,并将信息传给牙髓内的神经末梢。(2)釉质(enamel):包在牙冠部的牙本质表面,其中无机物约占96%,有机物很少,是体内最坚硬的结构,覆盖在牙冠表面,呈乳白色、略透明、质坚硬,能耐受强大的嚼力。无机盐约占96%,其中主要成分是磷酸钙、碳酸钙等;有机物成分仅占很少量。釉质由釉柱和极少量的间质构成。釉柱呈棱柱状,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结晶。釉柱从与牙本质交界处向牙冠表面呈放射状紧密排列。在牙磨片标本上可见以牙尖为中心呈褐色的弧线,称釉质生长线(或称Retzius线),是釉柱在生长过程中间歇性的钙化不全而成。(3)牙骨质(cementum):包在牙根部的牙本质外面,其组成及结构与骨组织相似。近牙颈部的牙骨质较薄,无骨细胞。其营养主要来自牙周膜,并借牙周膜纤维与牙槽骨紧密相接。由于牙根部炎症的激惹,牙骨质可以发生吸收或增生,甚或与周围骨组织呈骨性粘连。(4)牙髓(dental pulp):为疏松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纤维经牙根孔进入牙髓。牙髓与牙本质间有一层排列整齐的成牙质细胞,感觉神经末梢包绕成牙质细胞并有极少量进入牙小管内。牙髓腔的外形与牙体形态大致相似,牙冠部髓腔较大,称髓室,牙根部髓腔较细小,称根管,根尖部有小孔,称根尖孔。牙髓组织主要包含神经、血管、淋巴和结缔组织,还有排列在牙髓外周的造牙本质细胞,其作用是造牙本质。当牙冠某一部位有龋或其他病损时,可在相应的髓腔内壁形成一层牙本质,称为修复性牙本质,以补偿该部的牙冠厚度,即为牙髓的保护性反应。
牙根的形态是由上皮根鞘决定的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5,牙齿生长和什么有关系

有的早些有的晚些,放心这都正常!该换的迟早会换。儿童长到6岁以后,乳牙会相继脱落并被恒牙代替。6-12岁是换牙期,在这个期间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恒牙萌出是否困难,在乳牙脱落过早的情况下,儿童习惯用牙龈咀嚼舔吮,使牙龈坚韧肥厚,恒牙萌出就困难。出现这种现象时应到医院治疗,有的需要照X线照片以决定是否把牙龈切开,以减少阻力,使牙齿顺利长出。 2.乳牙是否晚脱。乳牙的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应脱落而不脱落,就容易使恒牙不能在正常位置上萌出。最常见的就是下前牙在乳牙舌侧长出,上前牙在乳牙里侧长出,看起来是双层牙,这时候应尽快去医院拔除晚脱落的乳牙,腾出位置,好让恒牙长出。否则,下牙排列不齐,上牙因长出的位置靠里,上下牙很容易形成"地包天"。 3.6岁长出的恒磨牙是否龋坏。6岁萌出的恒磨牙叫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牙",这颗牙位与牙列的中间,一生中担负着最重要的咀嚼作用,应当特别注意保护。由于它长出早,结构上又有缺陷(如沟窝多而深,容易滞留食物),加上儿童期不注意刷牙,又喜欢甜食,很容易龋坏,一旦龋坏,要及时治疗。 4.最后一颗乳磨牙是否过早丧失。第二乳磨牙就是最后边的一颗乳牙,它应该在12岁左右脱落,同时第二颗双尖牙(恒牙)应在该位置长出来。第二乳磨牙往往由于龋坏而过早丧失,在期后方长出的第一恒磨牙(6岁时)就有前移的可能,使间隙变小,而后长出的双尖牙就不能在正常位置萌出,致使牙齿排列不齐。第以要保护好第二乳磨牙,一旦龋坏早失,应及时治疗。
最里面长的新牙是智齿,你可以去医院把智齿拔了,这个牙齿基本上没用处,如果觉得牙齿不整齐的话,也可以去矫正牙齿,矫正牙齿多少会能改变一下脸型的,随着牙齿骨骼的移动,脸型肯定有变化的,但变化不是很大,我觉得相对有点用吧,你可以去医院咨询一下。
牙齿的质量(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组织和根尖发育的质量),除了保持牙齿大小形态正常外,也能发挥牙齿的正常功能。牙齿的质量与龋齿有关的因素主要指牙齿的抗龋坏能力。如果牙釉质钙化程度高,则抗龋坏的能力强;如果牙釉质钙化程度低,则抗龋坏的能力弱。牙釉质钙化程度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现在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密切关系: (1)营养状况:指的是食物经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并被人体所利用的情况,牙齿的生长发育与营养有关。如果营养不足或缺乏时,直接影响牙齿结构的质量。比如人胚胎第92天时,乳牙开始发育,到了194天时,牙釉质和牙本质已经形成。如果在人胚胎期,牙齿开始生长发育时,因为孕妇患某种全身性疾病,引起营养情况不良或营养障碍,就能影响胎儿牙齿的正常发育。①体内维生素...牙齿的质量(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组织和根尖发育的质量),除了保持牙齿大小形态正常外,也能发挥牙齿的正常功能。牙齿的质量与龋齿有关的因素主要指牙齿的抗龋坏能力。如果牙釉质钙化程度高,则抗龋坏的能力强;如果牙釉质钙化程度低,则抗龋坏的能力弱。牙釉质钙化程度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现在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密切关系: (1)营养状况:指的是食物经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并被人体所利用的情况,牙齿的生长发育与营养有关。如果营养不足或缺乏时,直接影响牙齿结构的质量。比如人胚胎第92天时,乳牙开始发育,到了194天时,牙釉质和牙本质已经形成。如果在人胚胎期,牙齿开始生长发育时,因为孕妇患某种全身性疾病,引起营养情况不良或营养障碍,就能影响胎儿牙齿的正常发育。①体内维生素A缺乏时,影响造釉细胞功能,造成牙釉质发育不全,导致牙齿抗龋能力下降。②体内维生素B6缺乏时,增加龋病发生的机会。③牙齿形成过程中,因某种原因引起体内蛋白质缺乏,可能造成牙体形成缺陷,增加龋病的敏感性。以上的发现均在动物模型上得到证实。同时也证实,蛋白质缺乏时,可造成幼鼠唾液腺发育畸形,间接地促使龋病的发生。 (2)矿物质:体内各种矿物质的含量不足亦与龋齿的发生有关。①氟:是牙齿形成不可缺少的物质。氟能通过全身和局部作用,降低龋病的发病率。牙齿萌出后,使用含氟牙膏或氟化物药物刷牙或涂抹,能增加牙齿的抗龋能力。因为氟与牙釉质发生化学反应,能降低牙齿对龋的敏感性。氟类药物作用于早期釉质龋损,可促进龋坏组织的再矿化。②磷、钙、维生素D:牙齿钙化离不开磷、钙和维生素D。缺乏这些物质,影响牙釉质正常发育,可致釉质发育不全。牙釉质发育不全,对龋的敏感性增加
遗传吧!
与营养和遗传都有关系。
骨骼
文章TAG:牙齿大小什么有关牙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