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口腔 > 问答 > 多余的牙齿叫什么,医学上讲多出来的牙齿叫什么

多余的牙齿叫什么,医学上讲多出来的牙齿叫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4-03 04:59:08 编辑:大牙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医学上讲多出来的牙齿叫什么

您好,请问您指的是长在牙槽骨的末端的牙齿吗?这个是智齿。
叫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

医学上讲多出来的牙齿叫什么

2,草牙后面张了一颗多余的牙叫什么牙

智齿也叫立事牙,位置正,不疼不嵌塞事物,可以不做特殊处理,谢谢采纳
智齿
智齿,如果智齿长歪了,很危险,需要去医院拔掉。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草牙后面张了一颗多余的牙叫什么牙

3,口腔长出的多余的小牙齿是什么

你好。那就叫做多余牙,如果有多余牙建议拔除。正常的人的牙齿是三十二颗,有四颗叫做智齿,就是最后面的牙齿,智齿一般是没用的,如果长得比较正,那就不用管它,如果长得斜,尤其是像前斜,建议拔除。从人种除分开,分别为:切牙(也叫门牙)、侧切牙(也叫二门牙)、尖牙(也叫虎牙)、第一双尖牙、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也叫嚼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就是智齿)。除此之外长的牙都叫多余牙,一般多余牙长得都不正,需要拔除,否则会影响到其他正常的牙齿的。
智齿吗?

口腔长出的多余的小牙齿是什么

4,人长的多余的牙齿叫什么

我学口腔医学的,不大明白你的意思。应该是第3磨牙吧,就是俗称的智齿.通常,牙医会基于下列几点理由,建议拔掉智齿: 1.蛀牙:如果智齿蛀牙,除了很简单的咬合面不深的蛀牙可以补之外,那些邻接面蛀牙,需要很好的技术,以及蛀得很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疗的,我们一律建议拔除,杜绝后患。 2.侵犯邻牙:通常患者不自知,而由牙医以X光诊断得知。通常智齿萌发的空间不足,而会倒在第二大臼齿上,因而造成第二大臼齿清洁不易,甚至是牙齿部分吸收的现象,造成患者不舒适或牙疼。 3.空间不足:智齿在人类的演化史上,是属于消逝状态。因此牙弓也越来越小,空间不足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以萌发的时候最能感觉到肿胀、疼痛感。很多人就是因为不能忍受这种疼痛感,而决定拔掉智齿。 4.清洁不易:由于空间不足的关系,智齿常长得歪七扭八,因此常造成清洁牙齿的困难,以致发生蛀牙现象。 5.没有对咬牙:前面提过,不是每个人四个智齿都会长齐的。所以,智齿的对面,如果没有相抗衡的智齿来对咬的话,有时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进而影响咬合。 6.阻生齿:通常这是最讨厌的一种,牙医会觉得很难搞掂,但病人却不一定有感觉,因此忽略了。 这一种类型的牙齿,通常埋在齿槽骨的里面,如果会痛,或是诊断会有病灶发生的时候,就需要拔除了。

5,什么是智齿为什么要长它长它有用吗为什么长了它嚼东西时会痛

智齿,学名第三大臼齿,俗称智慧齿,立事牙,是口腔最靠近喉咙的牙齿,如果全部生长出来一共4颗,上下颚各两颗,一般是于16岁或之后才生长出来,相较于幼儿时期长出的乳齿与儿童时期更换的恒齿,智齿通常是在人类心智已经趋于成熟时才长出,因而得名。在智齿的生长方面,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20岁之前,有的人40、50岁才长,有的人终生不长,这都是正常的。而且四颗智齿也不是都必然会长全,某些人的智齿可能只长1至2颗,有的智齿甚至长到一半就不再生长,这种情况称为智齿阻生。 从门牙牙缝开始,由一侧门牙向里数牙齿数目,如果有第八颗牙,它就是智齿。 [编辑] 智齿与进化 智齿的退化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在人类从猿进化而来的过程中下颚体积变小,没有颌骨空间留给智齿;第二,可能与口腔卫生有关,古代的青年人有几颗牙齿或大多数牙齿脱落是件很平常的事。而这个时候刚刚长出来的智齿就会发挥作用。而现代人口腔医学发达,人人都有刷牙的习惯,除非发生意外青年人的牙齿一般都会保持完整,智齿就变成多余的了。由于没有生长空间,智齿生长时往往会有疼痛,且萌出后位置和方向会发生异常,大部分人的智齿没有咀嚼功能,没有对咬牙。也就是说,智齿一般是多余的,被认为是一种痕迹器官。 [编辑] 智齿引起的疾病 由于智齿生长的特殊位置,给它的清洁和治疗带来许多问题,常引起的疾病有龋齿、牙周炎、牙髓炎。 由于智齿在最里面,日常刷牙不容易清洁,容易产生蛀牙,且智齿往往由于萌发空间不足出现胀痛,还会侵犯邻牙,造成牙疼。另外,由于没有对咬牙,有时智齿会过度萌发,进而影响咬合;还有时会萌发不足成为阻生齿,引起牙列不齐,冠周间隙感染,张口困难。 智齿是第三大臼齿,对相邻的第二磨牙有重要影响。由于大多数智齿是前倾阻生的,约呈45度角顶在第二磨牙上,从而形成一个牙冠夹角,容易嵌塞食物,久之导致第二磨牙龋坏,甚至牙髓炎,就算没有那么严重也会影响第二磨牙的寿命。 [编辑] 智齿的拔除 由于上述智齿可能引发的疾病,大部分专业人士出于避免产生后患的考虑,建议拔除智齿。也有一部分人的智齿并不对人造成任何困扰,这是个体生理结构决定的,这些人没有必要拔除智齿。因为智齿生长的位置是三叉神经的一个分支,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口腔内的感觉甚至视觉。而成年人的下颚骨、智齿牙根都已经定型,所以智齿拔除手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对于糖尿病、心脏病等患者,易于在拔除中引起并发症,对于这些人的智齿拔除手术要慎重。 由于智齿有3~4个牙根,生长的位置又不利于操作,所以拔除智齿一般选择敲碎牙冠,分割取出的方法。由于麻药的使用在手术过程不会感觉疼痛,但人们要对这个过程进行心理上的适应,有人因为恐惧而不配合治疗。对于某些露出牙冠较少的智齿,拔除时可能会切开牙床取出,伤口的愈合会带来一定的痛苦。
智牙又叫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是第八颗牙齿。由于他们长出的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之间长出,智齿生长方面个体有很大差异,通常情况下应该有上下左右对称的四颗牙,有的少于四颗甚至没有,长出的年龄差异也很大,有的人20岁之前萌出,有的人40.50岁才长出或者有的人就不长,这都属于正常现象。智齿在萌出的过程中会引起牙龈肿痛注意口腔清洁卫生。石家庄永齐口腔
人类成长的过程中,有两副牙齿:一副是在出生后萌出的,叫做“乳牙”,此副牙齿只能够陪伴我们走过快乐的童年生活,6岁左右这些牙齿会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而光荣退休;从 6岁开始到12~13岁期间,乳牙不断被新长出的第二副牙齿(恒牙)所替换,恒牙共有28~32颗,根据外形和作用恒牙分为四类,即切牙、尖牙(这两种是我们经常说的前牙)、双尖牙和磨牙(这两种是我们经常说的后牙)。随着人体的发育,这些牙齿不断萌出,一般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在原始人类阶段,由于粗糙食物的磨耗,牙齿的高度和宽度不断减少,后面牙齿有足够的空间依次的向前移动,从而使我们的第三颗磨牙能够在16岁左右开始萌出;但是现代随着人类食物日亦精细,牙齿的磨耗日益减少,同时由于咀嚼精细食物对颌骨的刺激降低,使得颌骨慢慢退化,逐渐缩小,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牙齿萌出空间不足,智齿的萌出时间也相应的推迟到成年之后,也就是18~30岁之间,由于一般认为这个阶段是智力发育的高峰时期,所以人们常常称这颗牙齿叫做“智齿”,也就产生了“智齿”的说法。 许多学者调查研究证明,牙齿阻生、颌骨退化与人类的进化和文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即现代文明水平越高,颌骨越退化,导致牙齿阻生的机会越多。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的发育不断增大,颌骨的发育逐渐减小,而且颌骨的减小速度比牙齿的减小速度快,因此导致现代许多人出现牙齿的排列不齐以及牙齿不能够完全的萌出
人类成长的过程中,有两副牙齿:一副是在出生后萌出的,叫做“乳牙”,此副牙齿只能够陪伴我们走过快乐的童年生活,6岁左右这些牙齿会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而光荣退休;从 6岁开始到12~13岁期间,乳牙不断被新长出的第二副牙齿(恒牙)所替换,恒牙共有28~32颗,根据外形和作用恒牙分为四类,即切牙、尖牙(这两种是我们经常说的前牙)、双尖牙和磨牙(这两种是我们经常说的后牙)。随着人体的发育,这些牙齿不断萌出,一般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在原始人类阶段,由于粗糙食物的磨耗,牙齿的高度和宽度不断减少,后面牙齿有足够的空间依次的向前移动,从而使我们的第三颗磨牙能够在16岁左右开始萌出;但是现代随着人类食物日亦精细,牙齿的磨耗日益减少,同时由于咀嚼精细食物对颌骨的刺激降低,使得颌骨慢慢退化,逐渐缩小,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牙齿萌出空间不足,智齿的萌出时间也相应的推迟到成年之后,也就是18~30岁之间,由于一般认为这个阶段是智力发育的高峰时期,所以人们常常称这颗牙齿叫做“智齿”,也就产生了“智齿”的说法。 许多学者调查研究证明,牙齿阻生、颌骨退化与人类的进化和文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即现代文明水平越高,颌骨越退化,导致牙齿阻生的机会越多。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的发育不断增大,颌骨的发育逐渐减小,而且颌骨的减小速度比牙齿的减小速度快,因此导致现代许多人出现牙齿的排列不齐以及牙齿不能够完全的萌出。另外,在原始人类,牙齿均有高度的磨耗,除了我们正常的咬东西面外,还有牙齿相邻区域的磨耗。而现代人类由于食品的细化,牙齿相邻面磨耗程度很小,逐渐造成智齿没有足够的间隙萌出。这就是我们的智齿常常不能够萌出的主要原因。 现代研究表明,之所以智齿的萌出受限,还与智齿萌出时角度的变化,遗传和血统因素以及全身的病理因素有关。
文章TAG:多余多余的牙齿什么多余的牙齿叫什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