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义齿后牙的排列原则是:(1)人工后牙应位于牙槽嵴顶上,下颌后牙的颊尖和上颌后牙的中央窝应排列在各自的牙槽嵴顶上。上颌牙齿(中切牙除外)与同名下颌牙远端接触,下颌牙与上颌同名牙齿近端接触,除了中切牙和上颌最后一颗臼齿,其他牙齿都是一颗牙对应两颗相对的牙齿,上下牙。
一般来说,牙齿是白色,质地较硬。各种形状的牙齿适用于多种用途,包括撕、磨食物。我们来看看牙齿。01正常人的牙齿分为上下左右四个区域。根据牙齿的形状和功能,有16对门齿、犬齿、双尖牙(前臼齿)和臼齿。左右成对,上下成对。02门牙:主要分布在上、下、左、右4对,共8颗牙齿,分别是上颌中门牙、上颌侧切牙、下颌中门牙、下颌侧切牙如下图。
03獠牙:位于侧切牙的远中角,有四颗獠牙,分别是上獠牙和下獠牙。主要作用是撕食物。双尖牙:又称前臼齿,上、下、左、右各有八颗,位于尖牙的远中端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端,主要辅助撕扯和捣碎食物。臼齿:共有12颗臼齿,上、下、左、右各三颗,位于双尖牙的最中间。臼齿是口腔中最重要的功能性牙齿。磨牙过早缺损容易导致咀嚼功能下降,甚至影响颞下颌关节,导致面部发育异常和咬合痛。
颌面部和牙齿的疼痛由三叉神经传导,三叉神经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节内,右上颌牙的疼痛通过右上牙槽神经和上颌神经传入三叉神经节,其中枢伸入脑桥形成三叉神经脊束下行,止于第二级神经元,即三叉神经脊束核。由此发出的次级纤维向上到达对侧并加入三叉神经丘系统。终止于第三级神经元,即背侧丘脑腹内侧核;背侧丘脑腹内侧核发出的纤维通过内囊后肢传至中央后回下部,从而引起疼痛。
3、试述全口义齿后牙的排列原则。全口义齿后牙的排列原则如下:(1)人工后牙应位于牙槽嵴顶上,下颌后牙的颊尖和上颌后牙的中央窝应位于各自的牙槽嵴顶上。(2)人工牙平面应等分颌间距离。(3)排列好的人工后牙的咬合力应集中在颌弓后段的中部。(4)牙齿应按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排列:①上下颌骨关系较近的,按两者咬合关系排列牙齿;②下颌弓大于/123,456,789-1/弓时,下后牙可略向舌侧排列或上后牙略向颊侧排列,即可达到正常的咬合关系;严重者可按颌骨关系异常排列牙齿;
4、正常 牙齿上下咬合是什么样的首先,牙尖交错(咬合)时,上下牙列中线对齐,一般面向上颌唇系带。上颌牙齿(中切牙除外)与同名下颌牙远端接触,下颌牙与上颌同名牙齿近端接触。除了中切牙和上颌最后一颗臼齿,其他牙齿都是一颗牙对应两颗相对的牙齿,上下牙。临床上常以尖牙接触关系和第一磨牙接触关系作为标志来描述上下颌牙列的近中、远中接触关系,并作为个体比较的重要参考指标。
5、 牙齿的名称是什么 牙齿的结构图分析第一对牙齿:共20。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发芽,3岁基本长大。上下颌骨左右各有5颗乳牙,从前到后有2颗门牙、1颗犬齿、2颗臼齿,共20颗。人类第二对牙齿:6岁乳牙脱落,恒牙长出,上下颌左右两侧各有8颗恒牙,从前到后有2颗门牙、1颗犬齿、2颗前臼齿、3颗臼齿,共计32颗。牙周组织结构牙周组织由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俗称牙髓)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固定和营养。
牙槽骨:围绕牙根周围的颌骨突出部分,形成牙槽窝。牙根直立,其中牙齿与牙槽骨连接紧密,不松散,便于咀嚼牙龈:覆盖在牙槽骨表面,环绕在牙齿颈部,边缘呈弧形,两齿间牙龈呈楔形,称为牙龈乳头。正常的牙龈是粉红色的,有韧性,稍有弹性,所以可以咀嚼压力,耐受食物摩擦。
6、 牙齿的分类牙齿是如何分类的?从牙齿的外观来看,牙齿有冠、根、颈三部分。牙冠是牙齿外层被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正常情况下,牙冠大部分暴露在口腔内,称为临床牙冠。牙根是牙齿外层被牙骨质覆盖的部分,也是牙齿的支撑部分。牙齿有的是单齿,有的是多齿,每个牙根的尖端称为根尖;每个根尖都有一个小孔,穿过牙髓的血管和神经,称为根尖孔;正常情况下,牙根完全嵌入牙槽骨。
从牙齿的断面来看,牙体由牙釉质、牙骨质、牙本质和牙髓组成。构成牙冠表层的牙釉质是一种半透明的白色硬组织,是牙齿组织中最硬、钙化程度高的组织。牙骨质是构成牙根表层的黄色硬组织。牙本质是牙齿的主要部分,位于釉质和牙骨质的内层。它没有牙釉质硬,里面有个洞叫髓腔。牙髓是一个充满血管、神经和淋巴的蜂窝。
7、上颚两颗门牙后面的牙肉肿了这个位置叫腭乳头,是鼻腭神经管的体表标志,容易受到机械性损伤,平时要注意保护。看片子没有明显异常,有些地方可能拍不清楚,黏膜正常。不管你有没有吃东西,但是你没有看到任何关于你上牙的东西,如果下牙咬在上颚的位置,也可能形成,或者下牙咬在上颚附近,食物会蹭到那个位置(以上猜测)。肿胀的原因需要自己去查,也可能是单纯的牙龈肿胀,尽量不吃或少吃药物。